喜读母校网页
65届校友 李先林
母校别后,为学业为工作也为生活,至今仍在忙碌奔波,久违了母校、老师和同学,但思念却与日俱增。上一次校庆,应校庆办
我于59年秋进入信丰中学初一(3),对于更早的校史,只稍有些似是而非的记忆。校庆办的“学校沿革——历史从这里开始”、50届校友李起墧的“求学的艰苦岁月”、51届校友黄延龄的“回忆我的母校——信丰中学”等,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母校创办者的真知灼见,以及师兄、师姐们的求知如渴。
50届校友 施昌庚的“往事难忘”、65届校友,我们的好同学黄绍裕的“走进教育的春天”、65届校友,我们的好同学肖桂芽的“杏坛之上弃浮华”彰显了为母校重生的艰苦卓绝。对此,我今天才有感触,因为在国家“科学的春天”里,我正忙于考研、读研。
战火纷飞的年代,尚有圣人办学,造福社会造福后人,然而和平年代却让母校遭受如此
浩劫,国家的不幸,信丰的不幸。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误人子弟并影响信丰发展的惨痛教训。
烈火中永生,母校总是美的,66届校友尹爱民的“我记忆中的信丰中学”等众多回忆录也写出了我的记忆。让我再做点补充吧,我们的高中教室,与桃江平行,看书累了时,举目窗外,江两岸的美景,江中的悠悠白帆,令人遐想、陶醉。闲时,还偶能听到同学的笛声。另外,校友尹爱民文中提到的苍天大树,我记得有枫树,或者说,其中至少有N棵枫树。它们有如北京的香山红叶,有如加拿大的国叶(枫叶)。
借母校庆典之喜,我向母校历任领导、老师、员工、所有校友致以衷心的敬意。我有负语文肖
拜;白杨般挺拔的身材,让小小的我望而生畏。实际上,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
我高中的班主
我高中的物理老师刘恒茂的“我的教学实践活动”,文章很实在,但感到有点心酸--是不想,还是不敢多写一点?
网页的各类名册,也让我感动。几经动乱之后,居然还有如此完整的各类名册,实在是太宝贵了。不过,有一点想说一下。1959年秋进入信一中初一的共有五个班,一年后,从其中抽出两个班(家住县城及附近的学生)要组建信二中。此时,信二中还是荒山和坟场。就在该暑期,我们挑桃江沙,挑城墙拆下的砖,在建筑队的努力下,很快就建成了信二中,基本上保证了初二的开学,同时还招收了初一新生。
62届初中毕业生应有五个班,而学生名单中,只有三个班,好象缺了个别同学,不知是否将一中和二中的合在了一起?
众多的留影让人振奋,穷乡僻壤已开始与外部,甚至于与国际接轨。看看早年那些光脚的毕业照吧,看看早年那些土房吧,现在是一去不复返了。各届校友的回忆也在不断地变化,就说网页中的老井吧,其实母校还有更老的井。
早年的农家子弟迎朝霞送晚霞,走在田间小道,有些诗意。不过雨雪天的泥泞田坎他们不会感到太美,如果还要光脚,卷裤腿。对于那时的他们,即使发挥他们的想象,也很难写出“她在(一)班”这样好的文章(的确很好)。这就是变化,稳步走进现代化。
很高兴看到部分有成绩的校友名册,衷心祝贺他们。在家乡父老的抚育和鼓励下,他们竭尽个人努力,也充分体现了母校的功绩。母校的小师弟、小师妹们,相信你们会超越他们,相信你们会过之而无不及。为母校增光,为信丰为国家甚至于为人类做贡献,这是当年给我们的口号,现在转交给你们吧。其实,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平凡是常态。只要做过努力,就不会后悔,我也不时提醒自己。莫等闲,空悲切。
最后,祝母校更添魅力,更增辉煌。
想提过个小小建议,母校网站可否为校友设一个长期小栏目或论坛什么的,供校友进行一些简便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