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以忘却的记忆

文章来源:甘 锋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15日 点击数:


难以忘却的记忆


60
届校友   

 

【作者简介】甘锋原名甘大银,男,江西信丰人。江西治金学院毕业。鞍钢集团东鞍山烧结厂副厂长,高工,科研成果获辽宁省、鞍山市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三等奖。

 

年届古稀之人,许多往事已渐渐淡出记忆。又是学工的,没什么文字功底,便不敢妄作文章。但是什么事情都有例外。欣逢母校70校庆之际,回首往事,心情激动,鼓足勇气提笔以了却心愿。

岁月就像历史的长河流水,能将记忆的河滩冲刷。即便是深深的沟坎或人身的坎坷,都能一点点地抹平,使之从记忆中消失。可是也有一些东西,尤如河滩的巨石,虽经年流水的冲刷,却仍凸现在河滩上,更显光滑、明亮。我的母校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和培养就是这样铭记在脑海深处,越是年长日久,越是难以忘却。

我的母校——江西省信丰中学位于赣江上游,油山脚下的桃江边上。既无名山大川可傍,也无名流学者可言。是南方山区县城的一所普通中学(1978年为江西省重点中学)。可就是这所名不经传的母校,秉承教书育人的宗旨,教职员工们恪尽职守,勤勤恳恳地教书,辛辛苦苦地育人,让来自各乡镇的学子接受现代科学知识的雨露哺育,受到认认真真做事,堂堂正正做人的高尚情操的教育,一批又一批的合格人才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奉献出光和热。

我就读时母校尚在县城南的花园坊。说是“花园坊”,其实就几个黄土山岗连成。是南方典型的丘陵地形。岭上稀稀疏疏长着松树和少量其它树木。校舍是择地而建。大都是一排一排的平房。许多教师的宿舍兼办公室就散居在教室一头的一间房子里。记忆中最好的一座楼是二层楼的“科学馆”,就是图书馆。同学常去那里阅读和借书。校舍虽然简约,但是教学设备还是齐全。记忆中的化学、物理实验都可以做,有专门的实验室。而且有的还是一、二人一台,自行操作。

还有让我们受益的是,学校不仅教我们文化科学知识,还培养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开设了“劳动知识”课(课程名记得不准确了)。学习养兔子等家畜、家禽等知识和“制造肥皂”、“照相洗相”、“修理小电器”等工业常识。这使得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既新奇又长知识,培养了我们实际动手的能力,更树立了劳动伟大的观念。毕业后同学既下得厨房,也上得厅堂;既可以下到农场,也可以走上讲堂。本人经工厂锻炼至今可凭借耳力判断出运行中设备轴承间隙的大小,可见实践出真知。

母校也不像现时社会上泛滥的趋势逐利,而是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有教无类,对于经济上确有困难的同学还有助学金以解决上学困难,基本上没有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不少同学受益完成了学业。

我们的老师也是为人师表的楷模。

陈锦祥老师是一位衣着朴素、讲课生动、善于启迪学生思维的化学老师。他讲课不照本宣科,而是给你提出问题,设下悬念,然后通过一个实验,使你思想豁然明朗。比如讲氧气的性质,他不讲什么,而是拿着一个盛有氧气的瓶子,问同学们瓶子里有什么?大家什么也没看到,一脸茫然。然后他不紧不慢将一张纸点燃后吹灭,再打开瓶子将略有火苗的纸放进去,忽喇一下火苗出现了。这时他才讲,瓶子里装有氧气,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助燃的气体……。就这样把同学们带进了梦幻般的化学世界。他不但教你知识还教你做人,身体力行,经常光着脚领着同学们一起浇菜劳动等。有一次他教育我们尊老爱幼,不能数典忘祖,并先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邻居,一富一穷,都有一个老妈妈。富的是做生意的,家里饭好了对老人喊:老不死的,快点来吃,省得凉了还得热,浪费柴火。饭菜虽好老人吃得不舒服,身体瘦弱、满脸愁容。穷的是种田的,饭好了就亲切地喊:“妈!儿子没什么本事,煮的稀饭,趁热吃,菜是自己种的青菜。”老人心里热乎乎的,吃得舒畅,身体硬朗得很。我也常给晚辈们讲这个老师讲过的故事。

曾照询曾经当我的班主任,数学老师。一次上代数课我偷看小人书。他一边讲课一边走到我桌旁,悄悄地从我手中把书拿走,什么也没说。我浑身不自在。心想不知道会给什么处分。谁知道下课了,他让我有空到他办公室去取小人书。我揣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小心翼翼地走到他面前,他却二话没说就把书还给了我。只是在我行了一个礼,就要悻悻离开时说了一句:“以后不能再看了啊!”从那以后我再也没在课堂上看小人书和搞其它小动作了。

由于我家境不太好,家在水东,离学校不太远,便选择了走读。这样就常常晚来早走。除了正常上课,一些义务劳动和集体活动时常不参加,学习成绩也就算是中上等吧,不在什么好学生之列。到初中毕业填志愿时,有三个志愿可选择:高中、支援地方建设、师范。每人可填两个志愿。我就填了一个支援地方建设,实际就是技术学校,毕业后可分配工作。因为家境困难,想早点参加工作。可老师不知什么原因非要我填一个高中,否则就不让我按时放学,天天留下在他宿舍兼办公室谈话。其实也没谈话(也可能是我没听清)就是让我要填一个高中志愿。无奈第三天我在第二志愿填了个高中。这才让我按时放学。可见老师为了每一个同学有一个合适的前途是不带任何偏见和世俗眼光,认真负责,呕心沥血。

还有物理老师刘恒茂,课余时间,仍然给我们“跃进班”补物理。课堂上他神采飞扬地说:我给火箭班上课,你们将来要在地球的屁股上安个火箭,开着地球去宇宙遨游!多么激励人心,催人上进啊!就不一一赘述了。

下面,谨以小诗一首,作为本文的结束:

当我还在孩提的朦胧中,

尽兴的玩与闹便是生活的全部,

是谁,用知识的雨露,滋润我幼小的心灵?

是你,辛勤的园丁,

光荣的人民教师。

当我用好奇的眼光,

凝视光怪陆离的世界,

是谁,循循导诱,教我明辨黑白,懂得是非?

是你,辛勤的园丁,

光荣的人民教师。

无论是在黑云压城,大地颤抖的“文革”时代。

还是,在春回大地,万象更新的今天,

你们,用知识默默地编织腾飞的翅膀,

把我们托向祖国的蓝天。

教育是立国之本,育人之基。

永远感恩母校的教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