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读母校网页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年10月10日 点击数:

 

喜读母校网页

65届校友 李先林

 

母校别后,为学业为工作也为生活,至今仍在忙碌奔波,久违了母校、老师和同学,但思念却与日俱增。上一次校庆,应校庆办邱云山老师的要求,我把65届高三(2)班的毕业照底片和班内团员合影底片加上一点捐款寄回了母校,在母校的回复中,得知了母校的不少喜讯。这一次校庆,我们进入了数字时代、网络时代,网页让我更能看到母校的风采。我要细读母校网页,但目前还只看过其中的一小部分,不过,这已使我不能平静,尤其是校友们的回忆录,总在谐震共鸣。

我于59年秋进入信丰中学初一(3),对于更早的校史,只稍有些似是而非的记忆。校庆办学校沿革——历史从这里开始”、50届校友李起墧求学的艰苦岁月”、51届校友黄延龄回忆我的母校——信丰中学”等,让我更清晰地认识到母校创办者的真知灼见,以及师兄师姐们的求知如渴。

50届校友 施昌庚往事难忘”、65届校友,我们的好同学黄绍裕走进教育的春天”、65届校友,我们的好同学肖桂芽杏坛之上弃浮华”彰显了为母校重生的艰苦卓绝。对此,我今天才有感触,因为在国家“科学的春天里,我正忙于考研读研

战火纷飞的年代,尚有圣人办学,造福社会造福后人,然而和平年代却让母校遭受如此

浩劫,国家的不幸,信丰的不幸。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误人子弟并影响信丰发展的惨痛教训。                                                        

烈火中永生,母校总是美的,66届校友尹爱民我记忆中的信丰中学”等众多回忆录也写出了我的记忆。让我再做点补充吧,我们的高中教室,与桃江平行,看书累了时,举目窗外,江两岸的美景,江中的悠悠白帆,令人遐想、陶醉。闲时,还偶能听到同学的笛声。另外,校友尹爱民文中提到的苍天大树,我记得有枫树,或者说,其中至少有N棵枫树。它们有如北京的香山红叶,有如加拿大的国叶(枫叶)。

借母校庆典之喜,我向母校历任领导老师、员工、所有校友致以衷心的敬意。我有负语文肖从荫老师的教导,文笔太差,总也写不好对你们的惦念。我真羡慕 60届校友郭晨60届校友卢策85届校友施爱东等,他们的文采多好!不过,高兴的是,从母校网页中找到了几个我的老师,我可以看到他们的照片,读到他们的文。这些,比我写什么都好。

梅敏乔老师,我初中的启蒙班主任,他一手好字,一手好画,让小小的我无限崇

拜;白杨般挺拔的身材,让小小的我望而生畏。实际上,在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老师却很亲切。不过,令我最难忘的是,学年结束后,他让学生按考分高低排队。现在看来不奇怪,但在那个反对白专的岁月,很可能要因此而丢掉自己的饭碗。老师,您还记得吗?50多年过去,那照像的地点,礼堂前台阶之下的小操场,我还历历在目。时至今日,我不知文革中老师曾否因此而受冲击。

我高中的班王好义老师的“我在信丰中学工作的美好回忆”,文章非常朴实。我心目中,老师是一位很有气质的绅士。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代数、几何、三角样样精通。当然,还是一位好班主任。老师所带的高三(2)班升学率好象过了40%。那时高校的录取人数,只有10多万,不及当今的十分之一,那时的大学生的录取人数不及当今的研究生录取人数的三分之一,40%很了不起!

我高中的物理老师刘恒茂“我的教学实践活动”,文章很实在,但感到有点心酸--是不想,还是不敢多写一点?老师,学生们最感谢的是,你教给了我们大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尽管你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但在基本的物理概念或理论物理上,您倾注了更多的睿知和心血,您太谦虚了。听说文革中您受了不少苦,不过当我看到您时,还那么洒脱,您没有怨气,依旧有大师的正气。

网页的各类名册,也让我感动。几经动乱之后,居然还有如此完整的各类名册,实在是太宝贵了。不过,有一点想说一下。1959年秋进入信一中初一的共有五个班,一年后,从其中抽出两个班(家住县城及附近的学生)要组建信二中。此时,信二中还是荒山和坟场。就在该暑期,我们挑桃江沙,挑城墙拆下的砖,在建筑队的努力下,很快就建成了信二中,基本上保证了初二的开学,同时还招收了初一新生。

62届初中毕业生应有五个班,而学生名单中,只有三个班,好象缺了个别同学,不知是否将一中和二中的合在了一起?

众多的留影让人振奋,穷乡僻壤已开始与外部,甚至于与国际接轨。看看早年那些光脚的毕业照吧,看看早年那些土房吧,现在是一去不复返了。各届校友的回忆也在不断地变化,就说网页中的老井吧,其实母校还有更老的井。邱云山老师千里求学记”、74届校友康为民回忆和祝愿”、2001届校友谢茜“曾经年少沐师恩,总把母校作母亲”等的回忆,很有时代特征,明显地与时俱进。

早年的农家子弟迎朝霞送晚霞,走在田间小道,有些诗意。不过雨雪天的泥泞田坎他们不会感到太美,如果还要光脚,卷裤腿。对于那时的他们,即使发挥他们的想象,也很难写出她在(一)班这样好的文章(的确很好)。这就是变化,稳步走进现代化。

很高兴看到部分有成绩的校友名册,衷心祝贺他们。在家乡父老的抚育和鼓励下,他们竭尽个人努力,也充分体现了母校的功绩。母校的小师弟、小师妹,相信你们会超越他们,相信你们会过之而无不及。为母校增光,为信丰为国家甚至于为人类做贡献,这是当年给我们的口号,现在转交给你们吧。其实,人才是不拘一格的,平凡是常态。只要做过努力,就不会后悔,我也不时提醒自己。莫等闲,空悲切。

最后,祝母校更添魅力,更增辉煌。

想提过个小小建议,母校网站可否为校友设一个长期小栏目或论坛什么的,供校友进行一些简便的交流。

 

Baidu
map